

























“我们要以用户能够承受的价格、值得信赖的质量以及可持续的发展路径,重塑中国汽车’安全、可靠、高端’的新形象,并以全球化创新体系推动企业转型,立志成为用户喜爱和信赖的全球化高科技生态集团。”10月18日,以“创新·智领全球”为主题的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着重指出,全球化绝非单纯追求规模与速度的盲目扩张,其关键在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次大会系统性地展示了奇瑞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等前沿领域的卓越成果,更将“创新”作为核心引擎,打造驱动品牌向上突破、链接全球生态的科技盛宴,充分展现奇瑞通过全球共研、全球共享、全球共生所锻造的全球竞争力与未来新图景。

的确,持续经济增长需依托不断创新。作为本次大会的核心板块之一,奇瑞商用车紧密围绕集团的创新理念,携一系列重磅技术惊艳亮相。其中,“无人驾驶物流车”“奇瑞商用车车联网服务平台”“光驱一体总成”“超充电驱系统”等十项核心技术更是集中展现了奇瑞商用车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深刻探索与强大实力,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方向。
▍重卡领航:抢占电动化与国际化高地
“去年,集团明确了商用车的战略定位,为我们指明了新的增长方向。在2030年,我们设定了接近100万台的目标。”10月17日,在奇瑞商用车媒体沟通会上奇瑞控股副总裁、奇瑞商用车党委书记兼总经理巩月琼介绍说,尽管外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但从内部分析来看,奇瑞商用车的管理基础扎实,对实现2030年的目标充满信心。
而为了更好地实现2030年的目标,奇瑞商用车将未来5年划分为三个阶段:2025-2026年、2027-2028年、2029-2030年,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使命和重点任务,确保我们能够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逐步实现既定目标。
从业绩数据来看,今年奇瑞商用车实现了同比增长62%的优异成绩,这一增长不仅体现了市场对其产品的认可,也反映了奇瑞商用车在战略规划和执行方面的有效性。
重卡作为商用车行业的明珠,对于提升品牌势能具有重要意义。当下,奇瑞集团在重卡产品端精准研发基于场景的新能源产品,并在客户口碑和产品性能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果。
然而,在商用车领域,大VAN产品于中国和欧洲市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恰似VAN与卡系的对比缩影。中国市场卡车占据主导,VAN保有量极低,不足卡系的十分之一,而欧洲则相反。
究其根源,奇瑞商用车副总经理、VAN事业部总经理杨峻岭分析表示,其主要有两大因素:
第一,需求逻辑差异。当社会人均GDP达3000美元时,VAN开始崭露头角;升至7000美元时实现增长;突破1万美元后大幅提升;达到3万美元时基本完成普遍性替代。当前中国与欧盟的GDP之比为1:7,这一经济背景深刻影响着两地市场需求。
第二,社会分工演变。社会分工对大VAN市场的规模和时机起着决定性作用。以往以原材料运输为主,如今食品、商品等经过精细化加工后,对运输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趋势下,欧盟大VAN市场规模远超轻卡。
在电动化浪潮中,奇瑞大VAN产品首期聚焦纯电领域。那么,面对福特、奔驰等国际巨头以及福田、上汽等国内品牌的激烈竞争,奇瑞能否突围?
杨峻岭认为,关键在于明确自身定位与行动方向,重点聚焦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产业链优势凸显。奇瑞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在车型开发速度、验证校核效率及成本控制方面更具优势,为中国品牌进军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使用成本领先策略。随着欧盟经济下行,用户愈发重视总拥有成本,特别是每百公里或万公里的使用成本。而奇瑞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使用成本,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三是应对行业整合趋势。物流行业中小玩家逐渐被大型企业兼并,从业者面临成本压力增大、不确定性增加的问题。奇瑞关注这一痛点,力求为客户提供稳定的成本预期解决方案。
基于上述洞察,奇瑞大VAN在国际市场将开启全方位布局:
一是市场与产品差异化战略。瞄准欧洲高端市场并兼顾国内需求,规避低价低质竞争红海,以高品质立足。
二是全球法规合规建设。积极应对欧盟日益严格的非本土产品法规要求,在满足合规基础上构建可持续发展体系。
三是前沿技术驱动创新。硬件方面追求极致性能与安全;软件层面注重为用户持续创造可感知的价值增值。
四是集团资源借势发力。依托集团的自动驾驶、网联技术、标准化体系、专业团队以及大规模制造、采购和品牌影响力,全面提升产品竞争力。
据奇瑞商用车副总经理、集瑞联合重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宏介绍,当前,国内电动重卡仍主要局限于倒短运输领域,中长途应用尚处于零星示范阶段,规模较小。
其中,电动重卡在倒短市场的牵引车细分领域渗透率已达30%~40%;今年1~9月,整体电动重卡渗透率维持在20%~30%区间。基于此趋势研判,未来三年短倒市场电动重卡投放量将持续攀升,同时牵引车板块的电动化率有望突破60%。
据悉,奇瑞商用车将投入重金推进全球顶级能力建设。全面对齐全球顶级水准,计划2030年累计投入300亿元研发资金、组建3000人规模研发团队,同步构建覆盖中国芜湖、上海、合肥及美国、南美、欧洲、日本等区域的全球研发体系,通过本土洞察与全球技术的协同创新持续夯实技术护城河。
从“可靠、舒适、耐久、智能、经济、安全”六大品质维度全面提升产品力,以“乘用车标准”重塑商用车价值标杆。以“技术引领→产品引领→市场引领”稳步推进,确保在行业变革中抢占先机。未来,奇瑞商用车将继续以“乘商同权”深化集团协同,与用户共创“智慧物流生态”,传递美好科技,驱动绿色未来。
▍轻卡崛起:从技术研发到全生命周期价值塑造
当下,国内轻商市场的格局呈现出较高的集中度,头部四家企业合计揽下了约70%的市场份额。而伴随新能源浪潮的蓬勃兴起,大量新兴力量竞相涌入这一领域,使得行业竞争态势愈发白热化。
对此,巩月琼指出:“即便当前国内市场角逐激烈,且在价值呈现与财务指标方面同海外市场尚有差距,不过从长远的发展脉络来看,中国汽车市场势必会步入以价值为导向的发展轨道。为客户创造切实的价值,才是是彰显自身价值的核心所在。”据其介绍,当下,奇瑞商用车正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多项共创举措:用户共创、供应商技术共创、模块共创以及内部共创。
据奇瑞商用车副总经理、轻商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李杰介绍,截至目前,奇瑞商用车轻卡已跃居行业第八位,且有望在四季度进入前五名。据奇瑞商务车近期的销售数据显示,该市场正经历着显著的变化:从轻卡市场来看,价格呈现持续下行的趋势,今年4米2主流的100度电车型价格已低至12万元左右。
预计明年这一下降趋势仍将延续。这种价格的不断下探,有力地推动了市场的进一步下沉,尤其是激活了三四线城市的市场需求,促使更多消费者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新能源轻卡产品。
前两年,轻卡的主要客户集中于大B端企业,但如今已逐渐向中小B端转移,并且今年已经有部分散客开始进入市场。
事实证明,市场的转型路径应是大B端或小B端率先接纳新能源物流车,随后带动散客跟进。市场变化对主机厂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客户对品牌的依赖度显著增强,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注重产品质量,还要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与客户的有效沟通能力也变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面对不同类型客户时,需要采用差异化的策略来传递品牌价值。例如,对于大B端客户,可以通过建立紧密的客户关系来实现这一点;而对于散客,则需借助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来赢得他们的认知和信任。
此外,二相较于轻卡市场,面系和小卡市场同样呈现出独特的发展态势。总体而言,面系在市场上的发展步伐稍快于小卡。面系最初主要服务于平台市场,如今正逐步向自备车市场转型;而小卡也在紧跟这一趋势进行调整。
目前,在三四线市场中,许多微卡、面包车的使用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尚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如何有效地将品牌沟通渠道下沉至三四线市场,提高当地客户对新能源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将成为决定奇瑞商用车在该区域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奇瑞深知要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为客户创造价值,主要聚焦于产品、服务和后市场这三个关键维度,全方位满足客户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助力客户实现高效运营与可持续发展。
首先,产品设计:精准适配多元运输场景,提升运营效率。奇瑞商用车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针对性地开发定制化产品。例如,零米轻卡推出的百万公里定制版,有效解决了他们在特定工况下的用车难题;
其次,售后服务:强化时效性与便捷性,保障长期价值交付。对于跑营运的客户而言,一辆车的使用周期长达5~10年。围绕售后时效性需求,奇瑞商用车推出包括“三小时救援雷达”“维修不过夜”“一次进站”和“三分钟快跑”等在内的多项服务;
第三,后市场:携手战略伙伴,拓展多元业务赋能客户。奇瑞商用车与与国内行业知名货运平台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奇瑞商用车积极鼓励当地经销商发挥自身优势,在本地拓展物流货运业务;
第四,保险方面:优化方案和降低成本。目前,针对自备车市场的非营运保险已实现6000元以内的保险赔付率,达到了盈利或不亏损的水平。通过优化保险方案和降低成本,为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乘商同权:构建世界级品牌的进阶之路
自瑶光技术战略发布以来,奇瑞集团凭借对技术的极致追求,让创新成为技术奇瑞不断突破、超越自我的核心驱动力。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CTO高新华博士在大会现场表示,目前奇瑞集团已打造出面向全球的技术创新体系,从“探索者”成长为全球新能源的“引领者”。
作为集团战略的重要组成,奇瑞商用车深度承接这一技术红利,依托集团26年积累的研发体系,构建“技术同源、品质同标、生态同享”的核心优势。乘用车端的“灵犀智舱”交互逻辑、“猎鹰智驾”L4级自动驾驶算法、“鲲鹏动力”三电技术等高端成果,正以“乘商同权”战略为纽带,向商用车领域实现技术平权。
“在当下的技术发展进程中,奇瑞商用车秉持着以用户场景和需求为导向的原则来精心规划技术路线。”据奇瑞商用车价值工程部总监梁宇航介绍,过去两年间,奇瑞商用车将目光重点聚焦于助力用户实现降本增效以及优化企业自身的成本管理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核心维度:
其一为技术集中化策略。如今已初步达成四合一或五合一的技术整合成果,这一举措显著降低了成本支出,同时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端的操作便利性与使用体验;
其二是强化承载能力。鉴于商务车的核心功能在于承载货物,后桥作为关键支撑部件,需具备坚固的骨架结构与强大的承载效能。为此,奇瑞商用车正全力投入后桥的研发与制造工作,通过提升其性能来提高整个传动系统的工作效率;
其三是推进智能网联建设。今年,奇瑞商用车将推出新的智能网平台,该平台专为运营商的小b端、b端以及各类小行业用户量身定制,旨在有效解决他们的运营痛点;
其四是加速无人车研发进程。此次大会展出的“无人驾驶物流车”“奇瑞商用车车联网服务平台”等技术成果,既是商用车自身技术突破的见证,更是集团构建“瑶光战略”的关键落子。
2025年中国商用车市场总量预计约为430万辆,而这一规模由多个品类共同组成。对于商务车企业来说,若不推行多系列、全系列的规模化发展战略,很难实现大规模的突破与成长。
正如,奇瑞商用车副总经理金翰煜所言,在企业发展布局中,产品战略与技术战略堪称支撑公司迈向2030年目标的核心支柱。着眼未来规划,自2026年起至2029年期间,轻型商用车领域将迎来全新平台的密集发布潮。此次换代覆盖全面,涵盖重型、轻型、中型及微型卡车等全系车型,同时包括VAN系列的大中小各类客车,均将实现平台的更新迭代。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全新平台秉持全球化视野进行研发设计,这与当下国内商用车行业常见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以往多数产品仅立足国内需求与法规体系开发,而后被动开展海外市场的适配性调整。此番转变,标志着奇瑞商用车在理念层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与升级。
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全系列的发展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无论是针对高势能市场还是中等销量规模的细分市场,都需要精心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发展步骤与规划。
在这一进程中,智能化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作为底层核心技术,与集成化、轻量化、可靠性及品质技术相互融合,构成了商用车领域的技术基石。
基于对市场趋势的深刻战略洞察,巩月琼明确表示,奇瑞商用车正以全新视角谋划全球化布局。在决策过程中,公司全面权衡了业绩的实际表现、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品牌的广泛影响力,同时注重内部流程的持续优化、管理效能的显著提升、专业人才团队的建设以及高效运营机制的构建等一系列关键因素。如今,奇瑞商用车已在各个方面做好了充分准备,蓄势待发。
以此为基础,奇瑞商用车工作重心正在从传统的车型投入转向研发创新、前沿技术探索以及前瞻性技术的深度耕耘,深度融合“商乘一体化”全球化优势与“新能源+智能化”技术突破,与集团协同共筑“世界级商用车品牌”,向全球商用车产业展现中国的智慧与力量。(本文将刊载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第21期)